Skip to content

认识危疾保险


投保注意事项

1.受保疾病的种类及定义

市面上的危疾保险,普遍都会提供癌症、心脏病、中风等危疾的保障,但每份保单实质涵盖哪些受保疾病、会否保障早期病况、或保障哪些手术程序都可能有分别,例如癌前病变、原位癌或冠状动脉介入手术(俗称通波仔)。投保人于投保前应仔细阅读保单条款,特别是与保障范围及赔偿限制有关的条款,避免因为误解保单条款而与保险公司产生争拗。

另外,由于不同保险公司对同一受保疾病的定义(如心肌病的定义)可能会有不同,投保人亦应了解受保疾病及受保手术程序在其保单中的定义。保单条款一般会列明诊断有关危疾及手术的具体医学标准,亦有可能注明诊断必须由相关专科医生或透过特定测试来确诊。索偿时,保险公司会以受保人确诊的病况是否符合有关条款及定义而作出合理赔偿。

2.「多重赔偿」的特点

部份危疾(如癌症或中风)都有复发的可能,因此市面上不少保险公司都有推出提供多次赔偿的「多重赔偿」危疾保险。投保人在选购此类危疾保险时,应留意及了解「多重赔偿」的特点,包括作出第二次或以上的索偿有否设有额外索偿条款、对于「新症」或「复发」的定义、两次确诊期间的等候期等。以涵盖早期严重病况的危疾保单为例,如就原位癌申请第二次赔偿,有些保单只保障不同于首次已获赔偿的器官,同一𠾖官最多只可就原位癌索偿一次。投保人应在投保前细阅相关条款及细则,如有疑问应向保险公司或保险中介人查询。

另外,即使保单属于多重赔偿的类型,每种受保疾病及早期严重病况一般亦会设有个别的赔偿上限(例如原有保障额的25% 或30%)及次数限制,投保人应确保自己清楚了解相关保单条款及细则。

3.等候期条款

危疾保单通常设有「等候期」,一般为保单生效日期起计60日至90日不等,视乎个别保单条款而定;一般而言,危疾保险的等候期是指保单生效后的指定时间内,即使受保人出现受保疾病的病征或确诊受保疾病,亦不会获得保障。某些个别疾病(如妇科疾病或自闭症等)的等候期亦有机会延长至180日甚至一年。请注意,等候期条款亦适用于提升保障额或复效保单,即于提升保障额或保单复效当日起重新计算等候期。

另外,「多重赔偿」形式的保单有机会于每次赔偿之间设有等候期,即两次索偿之间要相隔一段时间(一般为一年至五年不等),在等候期内新确诊危疾或复发的危疾不会获得保障。实际等候期的长短,视乎个别保单条款而定。投保人应细阅保单条款,以了解「等候期」的详细资讯。

4.生存期条款

危疾保险主要为受保人在患上严重疾病时,提供一笔过赔偿作财政支援,不等同身故赔偿。有些保单或会有「生存期」条款,列明由受保人确诊患有危疾或完成手术后当日起计,必须存活一段时间,才可获得赔偿。这段时间通常为14日至30日不等 ,具体日数视乎各保险公司的保单条款而定。

如果受保人在「生存期」内不幸身故,保险公司则不会支付危疾保险的赔偿金。不过,部分危疾保单或设「身故权益」保障,如受保人在「生存期」内不幸身故,保险公司会按「身故权益」支付身故赔偿,惟金额有可能会少于危疾权益的总保额。

5.不保事项 

不保事项指不受保单保障的某些情况。投保人应细阅危疾保单内容、条款及细则中所列明的不保事项。危疾保险常见的不保事项一般包括投保前已存在的疾病及病征、任何是由患上爱滋病(AIDS)、爱滋病有关症状或人类免疫力缺乏病毒(HIV),或滥用酒精或药物所引致、或与其上述原因有关的任何疾病,及/或其任何变异、衍生或变体,以及与战争及恐怖主义行为有关的疾病等。

6.病历申报

保险合约是建基于「最高诚信」原则,投保人在投保时必须主动如实申报个人健康状况及病历,包括在过往检查发现的任何不正常结果,以便保险公司根据该等资料,判断是否有高风险的特征,从而决定应否承保有关风险、厘定保费水平和保险合约条款。假如投保人在投保时虚报或漏报健康状况或过往病历,保险公司便无法根据相关重要事实作出公平及准确的承保决定,不论该状况与最终索偿的病症是否有直接关系,都有机会影响日后赔偿及保单的有效性。假如不确定某些状况是否需要申报,最好是先交代清楚,由保险公司再作决定。

另外, 由于不少危疾均会受遗传因素所影响,因此除了个人健康状况及年龄等资讯外,大部分保险公司的核保问卷都会查询受保人的家族病史(包括所患疾病、病发年龄), 以作为衡量风险的依据。有关资料会直接影响保险公司的核保决定,包括如何厘定保费。投保人有责任了解其家族病史及如实申报。

7.索偿程序及期限

危疾保单一般设有索偿时限,保险公司普遍要求受保人必须在确诊后指定期限内(如90日)通知保险公司及递交已填妥的索偿表格。申请索偿时,受保人需要提供由主诊医生、医院或有关诊所发出的医学证明,以证明罹患保单中列出的受保危疾,当中可能包括病历记录、化验报告、病理报告等。视乎个别索偿情况及保单要求,保险公司可能需要受保人递交其他文件,例如身份证明文件、医疗收据、手术记录等。受保人应仔细阅读保险公司的索偿程序,确保自己清楚了解索偿时限及所需文件,如有疑问,应尽早向保险公司或保险中介人查询,以免延误赔偿程序。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个别保险计划的保障范围、不保事项、赔偿额及保费等,均以个别保单条款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