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
保險市場的高效運作有賴公眾對銷售保險產品和提供保險相關服務的持牌保險中介人和獲授權保險公司的信任。如果閣下有朋友或家庭成員是保險中介人,那麼向他們投保是一件合理不過的事情,對嗎?畢竟,如果連自己的朋友和家人都信不過,閣下還可以信任誰?
這是一件合理不過的事情,而許多獲授權的保險公司都認同這一點。該等公司會訓練新領牌照的個人保險代理先向其家人和朋友推銷保險產品, 因為彼此之間已經存在信任的關係。
然而,儘管向作為保險中介人的親友投保或會有好處,但公眾亦必須知道這亦會有潛在弊端,正如我們接獲的一些投訴便指出了這一點。
以下列情況為例,一名剛投身市場的保險代理人,面對要完成銷售目標的壓力,便向她的叔叔推銷一份保險相連壽險計劃。叔叔從事建築行業,收入並不穩定,視乎他接獲的項目而定。儘管叔叔不肯定能否負擔得起每月最低保費,但他選擇相信侄女,並希望幫助侄女發展其剛起步的保險事業,故此選擇投保。叔叔能夠負擔首三年的保費,但之後由於他的建築工作收入中斷,因此無法繼續支付保費,故此希望退保。然而,此時他才發現由於保單設置了最短的鎖定期,如果他在保單首十年內退保,他便會因提早退保而遭受罰款。這將使他遭受重大損失。叔叔便向保監局投訴保險公司在保單中加入了這一項條款,但是卻不願意因為侄女在推銷時沒有提醒他留意該條款,而向她提出任何投訴。碰巧的是,他的侄女在短短9個月後便離開了保險業,轉而從事另一行業。
我們不時接獲類似的投訴。問題的根本原因在於保單持有人向其家庭成員投保時並沒有視該成員為專業的保險代理人,而是將他視為家庭成員。投保是出於對家庭的責任感,而不是為了滿足保單持有人對保險的需要。
我們並非建議大家不要因為保險中介人是閣下的家庭成員而不向其投保。然而,我們建議在這種情況下,閣下應謹記以下五個貼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