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1日
「港车北上」于今年7月正式实施,让香港车主在毋须配额的情况下,利用港珠澳大桥往返粤港两地。为配合「港车北上」,保险业监管局(保监局)协调香港保险公司落实粤港跨境汽车保险「等效先认」政策。凡经「港车北上」进入广东省的香港私家车车主,可向香港保险公司投保「等效先认」保单,受保范围扩大至内地的法定汽车第三者责任保险,毋须另外向内地保险公司投保,令来往粤港两地更方便。
落实「等效先认」政策及保险业界支持
自「等效先认」政策公布以来,保险业界积极参与相关工作,迅速推出符合有关规格要求的汽车保险产品。现时共有18间香港保险公司1(合佔汽车保险市场的84%)提供「等效先认」产品。
保险公司亦一直寻求完善产品的投保程序,包括引入电子平台,为车主在签发保单和续期上提供更大便利。为提升「等效先认」产品的竞争力,保监局正与内地部门商讨,透过引入新的产品特色和提供额外服务,以优化「等效先认」产品,提高产品价值。
保障范围
「等效先认」保单在内地提供的保障主要为「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交强险」),亦即就第三者的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作出赔偿,每次事故的总责任限额为内地法定最低要求的20万人民币。「交强险」保障范围并不包括受保车辆上司机和乘客的伤亡,以及车辆本身的损毁,亦未能承担超过20万人民币的第三者责任额外赔偿。
由于「交强险」的保额和保障范围未必足够,我们十分鼓励车主在购买「等效先认」保单时,加购选择性附加险,即车辆商业保险(「商业险」),以保障受保车辆上的司机和乘客2,并分担20万人民币以上的第三者责任赔偿3。
选择适合保险产品
市场上有不同保额和保费的「商业险」产品可供选择。就「商业险—车上人员责任」而言,市面产品的赔偿限额介乎1万至20万人民币,而「商业险—第三者责任」的产品赔偿限额则介乎100万至1,000万人民币不等。
保费方面,和在香港购买汽车保险大致相同,有关产品的保费亦会根据车龄、车辆型号、无索偿折扣,以及司机驾驶经验和违例驾驶纪录等因素厘定,保监局建议车主在投保前应根据其负担能力和保障需要,挑选最适合的保额及考虑加购商业险以提高保障。
互联互通
「等效先认」政策容许北上「一单通行」,便利香港居民以自驾方式到广东省作短期商务、探亲或旅游,进一步善用大桥和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
我们期望与保险业界、内地部门,以及其他持份者继续紧密合作,为大湾区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保险业监管局一般业务部主管(署理)
李明模
2023年12月21日
备注:
1 有关详情可浏览香港保险业联会网页。
2 「商业险—车上人员责任」保障。
3 「商业险—第三者责任」保障。